产品简介
NT59-是一款高性价比无线测温发射装置,采用1%高精度芝浦NTC热敏电阻传感器,采用433MHZ FSK射频通讯技术,实现无线温度采集和数据传输。
无线测温技术与水银温度计、温度记录仪、红外测温仪、光纤测温技术相对比,具有实时性强、远程监控、智能化、信息化等诸多优点;其次,易安装直接降低安装成本,易管理直接降低人工使用成本。
基本特性
功能参数 | 数值 | 备注 |
休眠电流 | 3.4uA | |
最大发射电流 | 90mA (1) | 与功率参数相关 |
工作电压 | 2.1~3.6V | |
电池容量 | 3500mAh (2) | 出厂时含电池 |
测温量程 | -30~125℃ (3) | |
测温精度 | ± 0.3℃ (5) | |
使用环境温度 | -40~85℃ | |
无线上传周期 | 6~65535S (6) | 可按需设置 |
节点组号 | 1~255 | 可按需设置 |
节点编号 | 1~255 | 可按需设置 |
同步字 | 1~255 | 可按需设置 |
功率等级 | 1~7 | 可按需设置 |
通讯频道 | 1~32 | 可按需设置 |
无线通讯速率 | 10kbps (7) | 可按需设置 |
无线传输距离 | 300m (8) | 马路环境下测试 |
(1)持续发射电流与功率等级有关,功率等级默认为最大,且可以设置;
(2)充电方式电路无法实现超低功耗、成本高且不耐高低温,而外部供电方案也违背了无线免布线的本质,所以采用一次性功率型工业级锂电池,既适合-40~85℃环境,且易更换;
(3)超出该测温范围时测量精度偏差会加大;
(4)受电池和塑料外壳的耐温工艺影响,不适合在超出此温度范围环境下持续工作
(5)提供多区间数据补偿软件,用于精度修正,且操作简单,详情参考相关手册;
(6)通讯速率越快,单次数据传输占用信道时间越短,数据碰撞概率越小,但通讯速率越慢,接收灵敏度越高导致通讯距离越远,综合考虑10kbps较为适中;
(7)直线传输大于300米,楼宇内同层隔墙后可传50米左右,上下可覆盖3~5层。
工作原理
无线测温系统设计时往往需要在传输距离与功耗这两大参数之间进行 平衡选择。
首先,【发射功率】参数值设置的越大,无线传输距离越远,整体功耗越大;
其次,【上传周期】参数值设置的越长,无线发射的次数越少,整体功耗越低。
所以,在合理地确定参数时,在确保通讯正常的前提下,明确测温的总时间(天、月、年),然后确定无线测温的上传周期,因为合理的采样率才是关键。
上传周期 | 采样率(次数) | 电池使用寿命 | |||
每小时 | 每天 | 每月 | 每年 | ||
10S | 360 | 4320 | 12.96万 | 311.04万 | 240天左右 |
60S | 60 | 1440 | 4.32万 | 51.84万 | 2年以上 |
180S | 20 | 480 | 1.44万 | 17.28万 | 5年左右 |
300S | 12 | 288 | 0.864万 | 10.368万 | 7年左右 |
备注:10S、60S对应电池使用时间为实测数据,180S、300S为理论推算数据 |
从以上数据分析,相比传统人工测温,无线测温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实时、精准。
工业现场环境一般比较复杂,而且待测温的设备较分散,当测温设备较多时,所以无线传输距离远,电池又可使用多年,无线测温技术才有真正的实用价值。
【应用场景一】只需传输10米左右,但要求温度采样率高,那么可将发射功率等级设置为1,无线上传时间为30S,这样电池依然可耐用1年左右。
【应用场景二】需传输100米以上,但对温度更新时间不需要很快,那么可将发射功率等级设置为7,无线上传时间为300S,这样电池依然可耐用5年以上。
无线传输为电磁波属于能量传递方式,每路NT59-LE-B10采集器无线发射一次数据需要占用信道一定时间,当固定频道下关联的NT59-LE-B10无线温度采集器越来越多时,该信道被占用的时间会增加,所以为了减少干扰,并融入数据防碰撞算法,经验参考建议如下:
上传时间为 10秒, 建议单个接收器关联 5个左右采集器
上传时间为 60秒, 建议单个接收器关联10个左右采集器
上传时间为 180秒, 建议单个接收器关联20个左右采集器
上传时间为 300秒, 建议单个接收器关联30个左右采集器
反之,如果要实时性强,那么需要更多的分组,也就是需要更多的接收器,所以合理的参数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系统成本。
操作流程
NT59-LE-B10无线温度采集器出厂前均会设置默认参数,用户无需设置,开机即可进行测试使用,由于NT59-LE-B10与接收器之间是单通道无线通讯,当多个NT59-LE-B10同时使用时,需间隔若干秒陆续启动,请避免多个NT59-LE-B10同时启动。如下图所示,“ - ”为启动,“ o ”为关闭。请注意。